跳至主要內容

大灣區城市需區域聯合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若要有好的發展,需要區域聯合發展、優勢互補。   他指,香港是國家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擁有「一國兩制」下的優勢。不過,在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方面,短期會面對土地不足、勞動力不足等限制。在建立產業鏈和完善供應鏈方面,香港不能單靠自己,與深圳、廣州、東莞、惠州、佛山等地合作,整個局面就會很不一樣。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月20日出席第二屆世界華人會計師大會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王松苗秘書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尊敬的潘雲東副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Parco(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華師)會長鄔晉昇)、各位華師的朋友、各位來自內地和澳門的同業:   大家早晨。很高興今日參與華人會計師公會組織的第二屆世界華人會計師大會。還記得我都有參加五年前舉辦的第一屆大會,當時的主題是「一帶一路」的戰略和機遇。今次的主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活力大灣區。可以這樣說,這兩個主題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掌握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並尋求香港的發展定位。   大灣區的發展是國家的重點戰略,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至今已有數年時間。在這數年當中,我們的發展是如何?未來又是如何?在談這方面之前,或者可以先談談國家在新時代、新征程、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戰略,再探討大灣區和我們的角色。   去年10月召開的二十大和今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兩會為國家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訂明了方向,包括到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中的主軸,就是邁向高質量發展。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有好幾個方面:一個是科技,強調創新科技,提出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近年,我們看到國際形勢,包括中美關係和地緣政治格局,我相信大家對此都有深刻體會。   第二,是邁向綠色經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定下「3060」雙碳目標,包括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綠色轉型是跨越政治的議題,是全球都擁抱的領域。   第三,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其中,就民營企業在國家發展的角色,作了很重要的定調。   第四,繼續堅持改革開放,包括高水平雙向對外開放。   當我們探索香港和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方向時,我們必須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人口有8,700萬,本地生產總值大概是20,000億美元,接近意大利。而大灣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22,000美元,在我國是比較富裕的地方,即使放在全球來看也不算低;而這個地區的經濟增長相對來說也較快。   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一些其他主要灣區,包括紐約灣區、東京灣區、三藩市灣區等作出比較的話,我們在2021年的經濟規模比紐約灣區已經還要大,比三藩市灣區大一點,與東京灣區比較就小一些。但以我們經濟增長的幅度、速度,相信很快就會超越東京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要作為一個灣區來籌劃發展,有其戰略意義:國際上的競爭已經不是一個城市與一個城市之間的競爭;很多時候,每個城市即使有其優點,亦難免有短板。如果要有好的發展,就需要區域聯合發展,大家優勢互補。這樣的話,可以有協同效應,發展起來更全面、更有力、更可持續。   就粵港澳大灣區而言,我認為其發展方向和定位,是把紐約灣區和三藩市灣區的優勢聯合起來。為甚麼會這樣說?在紐約灣區中,紐約是國際金融中心;三藩市灣區則有矽谷。一個是金融中心,另一個是創科中心。這兩者都是粵港澳大灣區享有的優勢: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國家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而就創科而言,大灣區幾個城市都有優勢。   香港的大學科研力量很強,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命健康、醫療科技等幾個範疇。我們的大學「由零到一」的科研突破能力十分強大。而在整個大灣區中,就只有我們一個城市有幾家世界百強大學。   香港的另一個優勢,是我們「一國兩制」下的優勢。在現時的地緣政治中,香港是一個比較容易吸引國際級人才到來的地方,不管這些是外國人才還是華裔科學家。外國的華裔科學家在目前的氣候下,會有更大興趣和誘因來到香港發展,因為香港不管在制度、生活方式、自由度等方面,都相當有吸引力。如果我們能夠用好這個優勢,可以匯聚到不止香港和內地的科研人才,也能匯聚更多國際科研人才,在香港打造前沿的創新科技平台。   當然,我們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短期來說會面對一些限制,包括土地不足、勞動力不足;此外,我們在發展產業需要建立整條產業鏈,以及完善的供應鏈。香港在這方面是不能單靠自己的。當香港與深圳、廣州、東莞、惠州、佛山等地一起合作時,整個局面就會很不一樣。深圳匯聚了很多龍頭創科產業---不單是科網企業,還有其他領域的企業。廣州、東莞、惠州、佛山等地的先進製造業都發展得相當不錯。   匯聚力量,我們自然很有潛力成為世界領先的國際創科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發展大灣區作為國際創科中心,就是一個這樣的概念。   除了匯聚人才之外,香港的另一項優勢就是我們的法制。我們的普通法制度和規管制度,讓科研、創新活動可在香港開花結果,而它的專利也會得到好的保障。十四五規劃中就將香港定位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在此亦補充幾句,在金融方面,雖然我們是國際金融中心,但還需要不斷努力、不斷創新,要跑在前面。金融發展的競爭是全球性的,也很劇烈。我記得2017年我上任,上任不久就邀請同事們和監管機構研究一件事,一定要做成的,那就是容許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上市。   我們在2018年4月推出新制度,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可以上市,它們至今已籌資超過10,000億元。目前有260多間這類公司在我們的股票市場上,這些公司佔上市公司總量大約一成,但佔每日市場成交量四分一,比重很大。在2018、19年,香港交易所每日的成交量不超過900億元,到去年,平均每日差不多1,200億元。改革可以把我們帶上另一台階,提升我們的股票市場到另外一個規模,股市構成的部分亦更多元和更有活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多個金融範疇都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一個是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我們去年與深圳市政府聯合發布了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措施,便利和帶動這些基金發展。另一方面,大灣區是較為富裕的地區,大家都想把自己的財富作更好的投資;要投資的話,來香港是最好不過的了,所以兩地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   對會計界的朋友而言,資產和財富管理是很龐大的發展領域。再加上內地和大灣區的企業要國際化、要「走出去」,會計業除了審計和認證外,綠色金融、合規、諮詢、風險管理等都有很巨大的潛力。   說到綠色金融,我們的前景十分光明。去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債務超過800億美元;發行的綠色債券佔整個亞洲的三分之一,在亞洲排行第一。過去兩年,特區政府發行的綠色債券也包含零售部分,讓市民有機會參與。一般來說,有些政府不傾向發行零售債券,因為發行給機構投資者的利息比較低,發行給市民的零售債券的利息一般高一點,加上行政安排會較為複雜。但我們堅持這樣做,因為我們希望金融發展能讓市民受惠。另一方面,我們發行的綠色債券年期長,有以美元計價的30年期綠債,也有以歐元計價的20年期綠債,也有以人民幣和港元計價的,這樣,我們就為市場建立起基準。去年10月,深圳市和海南省亦來港發行綠色和藍色債券。事實上,整個世界在綠色金融方面的發展空間很大。單在中國,未來30年的綠色融資缺口每年超過30,000億元。   在綠色金融以外,香港應該再往前推進,有更高的站位。所以我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要將綠色金融和綠色科技結合,將香港打造成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大灣區的綠色科技發展有很強大的基礎,而在我們的數碼港和科學園,亦已有百多間綠色科技企業。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可以相互促進,衍生全新的產業鏈。這亦會為我們新一代的會計和專業人士創造更多機會。   時間有限,我就講到這裏。在此,再次感謝華人會計師公會搭建世界華人會計師大會這個平台,讓來自不同地方的會計界的朋友有更多互相交流的機會。我衷心感謝大家。謝謝各位!
http://dlvr.it/SpMy1G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富利牌環保炒爐 裕寶工程

富利牌主力提供燃氣商用廚具設備系列。本系列的產品全為不銹鋼製造,並以貨種齊全及品質優良而聞名於國內外。 環保炒爐系列產品環保節能及產生低分貝噪音。它採用內向火預混爐頭(自主專利)設計,使得燃氣及空氣在最佳燃燒比率下均勻混合,提高熱效率,技術的突破創造出三贏局面: 裕寶工程優勢 : - 一站式提供設計、銷售及工程服務。 - 貼心訂造服務 滿足你獨一無二的需要 - 龐大客戶服務團隊 提供完善售後服務 用心研發專業爐具 助你開創商機 ! 資料來源 : https://yuepo.com.hk/ft/ProductList.aspx?TypeId=10976

共同維護和諧穩定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今日出席深水埗各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暨深水埗節2022啟動禮。他致辭時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希望,期望新一屆政府官員和市民共同維護和諧穩定。   黃偉綸也提到習近平的四個必須,強調應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他又說,政府需要每位市民一起共同奮鬥;香港充滿機遇,在未來25年,香港的前程會十分美好。   他感謝席上多名立法會議員,表示深水埗近年的巿區重建計劃均是通過與地區的緊密聯繫,才能適時推行貼近民生的施政,期望政府能在深水埗貫徹落實一切可惠民的政策。 http://dlvr.it/STJf8l

香港科技園公司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企業總估值錄得250%增長

(香港,2022年10月21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企業加速計劃演示日(演示日),與初創企業一同分享歷年來最佳的創科成果。在2021至2022財政年度,參與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企業總估值不但躍升250%,企業累計所籌集的資金更增加一倍。思謀科技是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初創企業,精於研發為製造業而設的人工智能科技,更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自2015年起企業加速計劃已成功協助入選的初創融資超過四億美元,足以印證計劃的成功,以及參與企業的質素及發展潛力。 科技園公司會挑選成熟、高潛力的初創和中小企加入計劃,協助他們提升構思、商業化和業務擴展的能力。透過來自超過20個不同行業的 70多間領先企業夥伴及110位導師所組成的生態圈,過往参與的初創企業成功拓展其業務至全球20多個市場,當中包括中國內地、美國、英國、澳洲以及東南亞等地。 香港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表示:「香港科技園企業加速計劃成果演示日2022展現香港擁有一群傑出的初創企業,印證本地創科生態圈正不斷壯大。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及基礎設施,至今我們的夥伴企業數目已增長逾40%,有超過1,100 間來自 20 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初創及科技企業落戶園區。另外,多元化的初創企業正好體現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以及引領創科企業拓展大灣區和全球業務的重要的地位。」 科技園公司舉辦演示日,讓共21間初創企業在活動上分享最新的發展,當中涵蓋深科技、電子商務、企業解決方案、醫療健康、物流和房地產科技領域的創新理念及方案。 王瑩續補充:「我們的企業加速計劃匯聚來自全球各地的傑出初創企業,在全面的培育過程中提供資金、商業合作以及培育等方面的支持,以協助創業家在全球取得成功。」 思謀科技作為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初創企業,一直專注發展電腦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其創辦人兼主席賈佳亞教授表示:「在科技園公司企業加速計劃的支援下,思謀科技能進一步在香港建立自己的品牌,並通過在日本和新加坡設立業務據點,擴展我們的國際業務版圖。我們正與300多間合作夥伴組成生態圈,透過推動本地產業的智慧升級和轉型,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並重新定義製造工業。」 思謀科技自成立以來,在短短三年間已成為香港最引人注目、發展最快的獨角獸公司之一。 FreightAmigo有限公司(FreightAmigo)亦有參與企業加速計劃,是於亞洲